近年来,人工智能(AI)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我们的生活,尤其在城市水治理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。四川省作为数字化的经济的前沿省份,正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“一号创新工程”,并积极将其纳入“15+N”重点产业链中,以期在2024年实现AI产业营收超过1300亿元、同比增长25%的目标。
城市的供水系统、污水处置及水质监测等环节无一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。正因如此,成都环境集团联合成都市水务局举办的“智水共生·AI赋能未来水生态”媒体开放日活动,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A与水治理的高度关注。
在成都的李家岩水库,记者首次见证了数字孪生技术的威力。通过融合遥感、三维建模以及AI视频分析等方式,数字孪生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水库的全面实时监控。
“这一系统让我们解决了诸多难题,包括雨水与水质监测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,真正的完成了虚拟与现实的同步。”成都环境集团的技术人员表示,系统通过监测水面漂浮物和水质异常等问题,能够提前预警,确保水源地的安全性。
在此活动中,无人机巡航技术的应用也让人赞叹不已。通过AI智能无人机,管理人能轻轻松松实现水库的自动巡检,无需人工干预,大幅度的提高了监测效率。无论是在施工期还是常态化操作,AI无人机都能及时识别水库及旁边的环境的变化。
说到城市的供水管网,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脆弱、易损,但其实在高科技的加持下,现代供水管网已经实现了从“被动修复”到“主动监测”的转变。成都环境集团兴蓉市政公司开发的“智慧排水综合管控平台”通过1449个液位计和182个电导率仪,构建起7600公里管网的“神经网络”。
通过智能诊断算法,平台能够精准捕捉管网的隐患,例如油污结垢等。此外,CCTV检测机器人更像是城市管道健康的“内窥镜”,对于每一个细微的裂缝都了如指掌。而非开挖机器人则如同“外科手术刀”,在不影响城市日常生活的前提下,高效清理市政管网的堵塞问题。
水质监测是城市水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环,而AI“化验员”的登场,为这一过程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。在成都环境集团的水质智能分析实验室,五项水质指标的监测完全由AI化验员来完成,让样品检测效率提升了200%。
这一实验室配备的自动化系统能快速处理样本,确保每一次水质检测的精准性和高效性。“过去五人合作的工作,现在实现了零人工干预。”技术负责人自豪地说道。
随着科技的发展,成都环境集团还自主研发了“水务环保一体化智慧运营平台”,该平台日处理数据超过3.2亿条,覆盖全国多个省市。通过这一平台,成都的智慧治水经验正在向全国推广,助力水务行业向数据驱动转型,形成可复制的管理模式。
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水治理领域的应用,不仅是科技的进步,更是社会治理模式的重塑。四川省通过加强人工智能的应用,探索城市水务管理的新路径,无疑为全国别的地方的水治理提供了借鉴和启示。未来,我们期待在水生态治理中,看到更多AI科技赋能的奇迹和创新。每一滴水的安全,都是现代技术和智慧生活交汇后铸就的一道风景线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